汝瓷

纪录片《瓷路》节选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过往兴衰,飘逝如烟。
惟有这些稀世珍宝,穿云破雾,在喧嚣尘世中,展示不变的宁静隽永。
令人仿佛嗅到东京汴梁落英缤纷的清雅芬芳,依稀听到疏影横斜里的诗情绝唱,那一刻仿若永恒。喜欢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多少积淀才能够带给自己一丝丝微小的感动,仿佛洪流中的一根稻草,虚无中的一丝青烟,却有着存在的落点。喜欢无声的表达,似说非说,一切在不言之中。宋人崇尚素雅、清淡之美,追求质朴的纯美。在工艺以及装饰上的要求也更加细腻,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审美的巅峰。而以“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闻名的汝窑更是以其精湛的工艺,秀美的造型,温润的釉面,高雅素净的丰韵独具风采,被誉为名窑之魁。

喜欢汝窑的人一般素雅,内心平淡而无过多的杂念,淡如水,清如茶,芳香在回味中依然得意长久保留。燃香之灰色和汝窑的颜色化为一体,在雨过天晴云雾散开的澄清蓝的天空下,淡淡泛起的明媚的阳光。火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感觉,把握炉火纯青的那个瞬间,是经验的积累,亦是心境的塑造。釉面青纹,胎白封于釉色之下,淡淡的收敛秀气而不张扬。端起那个轻盈的杯子,如同欣赏一幅古画,韵味在旋转中散发,如同清明上河图和富春山居,每一个细小的点和勾勒都是内心最真实的写照。粉青而有质感,如同沐浴完的少女,风景绝美如画。登殿堂之高,温和不失典雅。一举一足之间,美学得到最好的诠释。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江南就是这样水泊交错的地带,烟雨朦胧这这块灵气的土地,岁月抹不去的雅韵,在隶书的笔尖下晕开,泼墨山水画里,一桥一树一岭一人家皆是风景。清澈的水波中,朦胧的月光下,清晨亦或是薄暮,唯有这样的气氛的营造下,匠心开始营造。

巷弄的青石子雨滴,小溪盼的蒹葭苍苍,屋檐水缸雨霁,木质的窗框下,烟波垂柳旁,很多意向在不言中成了风景。江南就是容易生长小家碧玉和大家闺秀的地方,而她们在这块水墨山水文化的熏陶之下,逐渐姿态优雅细腻,成了多少诗人的思念。像这温润尔雅的汝窑,沉鱼落雁让多少人疼爱。素来,寄物明意,喜欢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相似,往往归根于内在的品质。就像陈秀梅她喜欢汝瓷,道不清言不明,但当她持起那个汝瓷的杯子,那种由环境人文塑造的气氛便很默契的融到了一起。从最先的茶文化,到这些她如数家珍的瓷器书画,眉目间散发着淡淡的书画气息,仿佛是宋朝园林里的一株淡淡的梅花,落在几千年之后的瓷杯上,成了故宫博物馆里的一件珍藏。踏雪寻找,仿若画中人,消失于蒹葭苍苍的水波之中。她一直给人一种儒雅的感觉,也是她一直追寻的氛围吧,很多气质会散发出很强的感染力,影响着周边同样喜欢文化的人。有些时候,聚集一下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何尝不是一种乐趣,文化的气氛会在交谈之间渗入时间的骨髓,让很多平淡的日子变得深刻而有意义。小城衢州是这样一块地方,过往的朋友总能聚到一起,数百年来的文人墨客商旅抑或政要,些许是因为这古城不大的缘故吧。把那些原本散落的文化气氛重新聚齐起来,在城门的上空经久地缭绕。很多事物在发展,却也造成很多珍贵的东西在消散,确实,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容易,而像她那样能在那些漫长岁月里坚持着自己喜欢的事物的姑娘确实不多,也许是世界浮躁了,思想差异的很大。可是,能沉淀下来的东西一定经得起时间的质问,不论是否早已无人问津抑或没有太大的经济价值。本来很多东西都是无用的,比如说玉石摆设,但这些无用的东西却恰恰成了众人向往的追求,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这边是文化的能量。渗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死不灭。而无用大多数只是看不到它的价值,仅此而已。

时代的摧残,这个在瓷器顶尖的汝窑存在却不多短短数十年,就像一颗最闪亮的流星划过黑暗的夜空,就如佳人······

??????????????????????????????????????贤茗

作者:衢州市茶文化研究会

分类:茶色生香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