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事例
说起江南的茶,一个记忆深远的意象在脑子里跳跃,西湖龙井,同时会有很多风情的、人文的、唯美的词与这个意象相好起来。这是一款真正经典的茶。
另一杯茶,来自开化,叫龙顶。因为其品相、口味以及政府的用心和钱江源独特的自然环境,让它既赢得市场也换取人心。龙井与龙顶,宛如江南茶中的绝代双骄,演绎着一个个茶与人的美丽故事。
如同钱塘江的源与流,在浙江的茶叶中,在龙井与龙顶之间,有一个叫龙游的地方,也生长着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我们喜欢把它叫做“龙游龙”茶。“龙游龙”穿行在龙井与龙顶之间,让茶在江南水乡浙江更添了灵动飞扬的美感。
“龙游龙”茶,相同于龙井、龙顶,又有别于它们。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绿茶中的上品,“居深山则春色满园,置杯中则飘逸如仙;入眼尽清媚,启唇皆香醇”。但同样“居深山”,龙游的茶山却是被万顷翠竹怀拥着的,青青的毛竹铺天盖地,龙游的茶园就掩映在这绿色的竹海之中,这是龙井和龙顶都不具备的;同样是“皆香醇”,但龙游的茶还因了山谷林间多幽兰,在脉脉的香气里氤氲着兰的清幽和竹子的清逸,这也是“龙游龙”茶的得天独厚了。
但龙游茶的好,还需真正的爱茶人和懂茶人来评说,特别是那些喝茶茶龄比工龄还长的人,说起龙游茶会是满嘴褒义、滔滔不绝的。然而他们最偏爱的是“龙游龙”茶中有一品叫“方山茶”的茶。提起这款茶,他们津津乐道它的原产地:“来自龙游漫山遍野”的竹林间。他们更用道上人的行话来夸奖方山茶的品质与品位,如“外形细紧条直,色泽绿润,毫锋显露,香气清幽持久,汤色嫩绿明亮,紫味鲜醇爽口,叶底细嫩成朵,嫩绿明亮”等等,透过这些学术字眼,想像中,方山茶在茶人杯中婀婀娜娜的身姿,娉娉婷婷的情貌,脉脉悠悠的香氛,让人感觉无限的美好。难怪民间高人信手捏来,就是一帧好诗:“方山古刹白云巍,紫出萌芽发石坛。忽遇道人天外至,幽香移入小壶来。”爱茶人把方山茶称作“贤德清逸之茶”,观有色、品有味,饮之妙不可言。
龙游的方山茶成名亦久。早在北宋,有个叫察宗颜的长史,就在他的《茶谱遗事》一书中传达了“龙游方山之阳坡,出早茶,味绝胜,可与北苑双井争衡”等信息,而作为浙江特供名茶,方山茶在明清时期就已跻身贡茶,成为皇亲贵族品评的佳茗。民国名士余绍宋先生在他编撰的《龙游县志》中也用“香高味美”来点赞在独特的山野环境中脱颖而出的方山茶的好处。
当然,龙游茶的好不只限于方山一款了。“龙游龙”茶是个大家族,在这个大家族里,还有很多新秀名品,如吴刚茶、方岩绿毫、龙游凤尖、圣堂山仙茶、龙游龙贡、渴旺名茶、天井岩茶、金龙皇茶等等,佳丽满堂,不一而足。
龙游是个好地方,适合人居,更适宜“茶居”,特别是龙南山区,土壤肥沃,气候温润,山清水秀,竹海茫茫,云雾缭绕,是茶树生长的天堂,生态条件自然是无与伦比的。然而,这些年,龙游的茶,与龙井、龙顶相比,好像有些些沉寂、有些些落寞、有些些边缘,但这不是龙游茶的错。茶就在那里美丽着,是我们有些些对不起龙游的茶了。
所以,我们要重新去宠爱我们自己的茶,让“龙游龙”茶在龙井与龙顶之间,在更广阔的世界美丽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