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事例

放茶杯的手,要有一颗和爱人别离的心
文/北纬30℃

小沙弥问义存禅师:“于修行之路,遇通达道法之人,无语相对,吾需何为?”禅师答曰:“吃茶去。”于悠哉游哉的江南衢城之中觅一处吃茶之所的确不是什么难事,然有言说:茶禅一味,万物如一。说:男人把酒言欢时需找对人,这酒才能喝的尽情,尽兴。那吃茶这种撩拨茶人草木之心的事更需找对,才能通透,不惑。大南门城墙下的依锦坊有处叫《物华天宝》经营佛家七宝及各类玉器文玩的店。入店有一股馥郁的藏香萦绕,天井左右两边的石缸里金鱼睡莲也似被这藏香熏染的带了莫名的佛气,于世不争的浮着,游着。店堂内摆放着上了年岁的桌椅箱柜,展柜里陈列着砗磲、绿松、玛瑙、青金石、珊瑚等玉器珠宝,一些唐卡等佛家用的装饰品被归置在正前方的桌子上。《大悲咒》的靡靡佛音不绝于耳。入到此处一颗喧嚣不安的心便顿时心静如水。

铺垫言说良多只为引出通达道法的茶人店主—–杨云开,他喜穿茶服,有事无事总捻着那串包浆上好的菩提珠,他身材魁梧,慈眉善目,脸上总是挂着凡是了然于胸是笑容, 之所以说大师通达道法是因为他深谙五行八卦风水之术。应了义存禅师答小沙弥之说,在他的天宝阁里不想用言语、和沉默与他相对,最好莫过于“吃茶”。

过天井入到店内左边的靠墙处便是一张细致的黄金樟根雕茶台,许是用久了茶台的面上很是亮堂,一石制茶盘四平八稳的摆在茶台之上,再上摆着茶洗,里面盛着精致但形制不同的茶杯,尚好的宜兴紫砂壶,及公道杯。茶盘边上摆着茶垫、茶刀、茶勺、茶夹等及其讲究的茶具。

管他风雨飘摇,凡尘俗世再此悠然自得的偷得小半天时光最是一件惬意之事,品茗,和大师聊聊他的茶具人生最好。大师对茶具的使用及其讲究,他基本没在店里卖过茶具,这里每个茶具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些造型雅致的茶具都是大师从爱好喝茶的朋友处淘换来的,这也难怪他的茶杯形制都不同了,有朴旧的青花粗陶杯、白瓷补银的荷叶杯、漏斗建盏、龙泉斗笠青瓷杯、景德镇手绘粉彩杯、青花瓷杯以及宜兴的小紫砂杯。在这十来个茶杯当中他最中意的是一个从台湾朋友处觅得的柴窑主人杯,咋一看这个杯在这些茶杯中绝对算不上佼佼者,因为它的外体粗糙像是裹了一层褐白相间的沙子,内壁道还算精致有冰裂纹,我是实在看不出它究竟好在哪儿。大师说:“他觉得陶泥这种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就看这种生命被如何锻造,不去茶杯店卖茶具是因为他喜欢手工本真的东西,手工匠人在捏制的过程中肯定是花了自己的心思的,这种巧妙的心思就让这些陶泥活了过来,浴火成瓷,这个过程是很微妙的,而店里的都是被机器统一做出来的,没有生命气,再说为什么喜欢这只柴窑杯,是因为柴窑都是用松木烧制,和煤窑,气窑,电窑不同,它的温度很难把控,于是它的成品率也很低,就是在这种本来柴窑就不多,加之底成品率的情况下我和只杯子还能遇上怎么说也是一种缘分。”说完又从公道杯里加了普洱茶拿起杯子一饮而尽,杯子在手中摩挲着,好像舍不得放下。我问大师他是否从喝茶起对茶具的要求就此般之高,他笑言:“都说茶本无情之物,因饮者修养及品味而富于了不同的意义,有时甚至饮处了志存高远的哲学境界,初喝茶时,也不这些要求,时后来喝的多了,摸索到,有些茶该用适合的茶具去品更好。”

那个柴窑杯一直在大师的手里摩挲着,这茶具和茶人之间的的那种心有灵犀还真是颇有深意,念起一句话放茶杯的手,要有一颗和爱人别离的心。茶,茶具有无情,关键在于你有无茶心。

2016-08-1635

姓名:

公司:

职位:放茶杯的手,要有一颗和爱人别离的心

分类:茶人茶事

相关栏目: 衢州茶 茶业动态 茶人茶事 电商链接 地图查询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