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事例

茶人百态

芸芸众生,千姿百态,茶亦如此,人亦如是。
胡梦云:女,28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有家乡盛产绿茶,从小便对绿茶了然于心。现在回到家乡,得天独厚的条件,常常泡上一杯绿茶,更是成为一种习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精力充沛,但工作繁忙,饮食无序不均衡.饮用绿茶,有解油腻,去闷解郁.绿茶是各种茶叶中保留茶叶原有天然物质最多.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最近有研究表明对长期对电脑工作的人仕有防辐射功用.现今公认勤奋的日本人最多饮用就是绿茶.绿茶还能让女人更美丽!因为它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其中的类黄酮更能增强维生素C的抗氧化功效,这种类黄酮也是珍贵营养品…蜂胶的主要成份,所以它对维持皮肤美白、年轻可说是有珍品级的效果,你说这样手边的美容品,叫我怎能不爱它?

陈娟 40岁 国企员工。陈姐说起茶,那可谓滔滔不绝,一气呵成。邻人偶尔到家里,也得品尝,竟然也觉得味美,便成了常客,三五个好友,便一边闲聊,一边品茶,却也饶有兴致。可见好茶,一品便知,纵然是普通人,也可一饱肚肠,借用一句诗便是:当年王谢杯中茶,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茶叶价格日趋合理,种类也渐繁多,尤其是人们保健和养生意识的加强,不但是茶树,其他植物的叶,甚至是花朵和果实也可以放入壶中泡制,茶叶也更加丰富起来,红绿白黑,渐渐有些:好茶渐俞迷人口,淡色才泛壶中香。茶言总是难尽,观色未必洞悉,朋友若是来访,我定然上座招待,好茶招呼,畅谈古今,风情云淡。

吴富华,50岁,公务员。喜欢喝茶,尤其是在工作之后,读书之余,沏一杯茶,看袅袅上升的水汽,任氤氲茶香扑鼻,该是多么的温馨而又惬意。的确,茶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看似一泡一喝那么简单,其实却有着深深的哲理,有如尘世里千丝万缕的牵连,初尝时苦涩浅浅,之后清香淡淡,随之而来的则是经历了种种情怀后的恬淡和释然,这简直像极了平淡的生活。如若不信,就请你浅浅地啜一口茶,漫漫的咽下,你就会领略到,原来一盏普普通通的茶竟能让我们感受着一抹忧伤,一份恬淡。看杯中的茶叶在水里舒展沉浮,去留无意的闲散和宠辱不惊的淡定就会油然而生。茶叶在杯中舒卷有致,宛然生命的四季在这清澈的水中诠释着生活的苦涩,看白雾在缭绕盘旋,又似柔韧的生命散发的淡淡的清芬。

黄国华:56岁,自由职业者。平时最喜欢约上三五好友,来自己工作室里喝茶,煮上一壶红茶,让深红色的茶汤在玻璃器皿内沸腾一段时间,茶香满室,坐在茶台前的老黄,此时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气场,对于茶他有自己的理解,“我始终认为茶应与人分享才有意义,茶始终是茶,而品茶的人才是重点。一种茶凝聚一群人,一杯茶收获一份友谊。”一杯茶可以谈天说地,论家国情怀;一杯茶也可以闲话家常,叙人间百态。红茶那深厚而鲜醇的口感,平易近人的气质,宛如在场的男男女女,虽人到中年,却少了一些个性,多了一份包容。

徐笑仙,60岁,机关退休人员。老徐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泡一杯茶,当洗漱完毕后,茶叶的香味也弥漫开了,老张便端起茶缸,对着茶水吹几口气,把水面上漂浮着的茶渣吹开,再把嘴唇靠近茶缸,抿一口;接着又吹几口气,再抿一口……老徐这一生嗜茶如命,自然也对茶具颇有讲究。屋内一隅,整齐地摆放着那些茶具。裹着旧时光的宜兴阳羡紫砂壶,在暗影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光亮照人,气韵温雅。老徐怀抱紫砂壶,久久抚摸擦拭,像怀抱着一个孩子,紫砂壶因此而显得愈加光润可爱之至。被紫砂壶裹住的茶香,在股股热气的散发下,逐渐弥散开来。

雷剑峰:25岁,外企员工。从中原老家来到成都读大学的那几年,有休息时间的我要去成都的茶馆里感受一下喝茶。人人都知道,成都的功夫茶在全国很出名,因此有很多喜欢去茶馆喝茶,红星路是一个繁华的地段,也是成都的文化中心区域。你可以在茶馆找一个临窗的位子,与同学、朋友闲谈。茶馆比较幽静,人不是很多,布置得还雅致,在这里有种在家的随意和舒适。成都茶馆的生意不一定都很好,但老板会坚持着惨淡的经营,那也许就是茶馆生存的力量和茶馆老板一直保持着茶一般的心景。我看过一些资料,整个成都市有30000家茶馆。这些休闲玩耍的地方,几乎遍布了大街小巷,也挤满了每个成都人的生活,茶馆生活成了成都人生活的一部分。

江宁:女,48岁,国企高管。在古代,“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这四艺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女人过了45岁,高强度的工作往往觉得身心疲惫,在工作之余,我就喜欢泡一杯普洱茶,比起品,我更喜欢闻,普洱茶是茶类中最为独特的茶叶,它经长期摆放会变得更加陈香。用开水冲泡,泛起茶香,有时会特别盖住盖子,闷上一小会,然后打开就着热气狠狠嗅上一口,顿感身心放松。为了让香气更加浓郁,我会在里面加上些许桂花,茶香与花香结合让人身心愉悦、心安怡然,这玄妙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姜颖 30岁 公务员。我不懂茶,亦不嗜茶,空对茶存一份虔诚,留一腔雅念,不知可否称为“茶人”?茶人素心,说几句淡话,姑且就叫“茶语”。 酒很有凝聚力,可以喝得轰轰烈烈;茶却偏爱清静,最好是月下独酌或是秉烛对饮。品茶时不可喧闹,别吵跑了茶的禅意。生活中的闹心事太多,就暂借一个遗忘的时空,让灵魂恬静地小憩一会吧!酒入愁肠愁更愁,茶入愁肠愁渐淡。酒能醉人,茶不醉人人自醉。一部《茶经》,从陆羽起醉倒了多少文人雅士!

吴天龙 20岁 摄影师。“我很少喝茶,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喝水或者饮料,除非在某些场合,有人泡了茶,才会喝茶。”一位年轻小伙子这样和我说到。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令年轻人对喝茶失去了兴趣。“我没时间,也完全不懂茶文化。”大家通常对煮咖啡更感兴趣。喝茶讲究慢,真正传统的中国茶需要与之相应冲泡方式,或许是这一点,就让现在的年轻人望而生畏。是啊。如何引导中国年轻人喝茶,势必会成为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

刘华丰:63岁,退休在家。在茶的世界里,老刘曾经为茶而疯狂。那是七、八年前,见到好茶就想据为己有,家里收藏了很多名茶,有朋友来访,一定以茶款之。现在因为要带孙子,不得不放下这一爱好,但每每在往事里徘徊,都有一种想与茶再次交往的冲动,看是否有缘。平日,一个人闲来无事,摆弄摆弄茶盘、茶具、茶盏,“小酌”上两口,却没有以住的沉醉,偶尔路过茶铺,看到心仪的茶具,还是会将心头好搬到家去。

人与茶贵在趣味相投,不同人合适不同的茶,法国人闻香识人,而今我们也可闻茶识人。

文|姜懿

2016-08-1635

姓名:

公司:

职位:茶人百态

分类:茶人茶事

相关栏目: 衢州茶 茶业动态 茶人茶事 电商链接 地图查询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