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事例

作者:陶百妍(龙游县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县作家协会会长)

乙未年的春天来得真早啊。惊蛰刚过,春天里该开的花,漫山遍野的,都迫不及待地开了,在春天该绿的树,也是漫山遍野的,都不由分说地绿了,绕过金光闪亮的油菜地和白得眩目的梨园,我们的车子沿着龙南山区的绿色长廊,直奔溪口的合坑源。

我们这次的合坑源之行,是冲着方山茶而去的。早听人说龙游的方山茶曾贵为朝廷贡品,如今是与西湖龙井齐名的浙江名茶,我们自然很想到原产地看个究竟。下车伊始探访方山茶坊,只见一间黄泥屋,简朴得近乎简陋,与我印象中古色古香的茶坊有一段距离,屋子里证书奖牌很是不少,但都没有给它们显摆的位子,且蒙了一层浅浅的灰,坊间的女子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与我满脑子茶艺、茶道、茶文化意象中低眉柔媚的女子比,味道有些远,心里不免有点点失落。

于是我们决定离开茶坊,到合坑源的茶山走走。

茶山就在竹山之上,要上茶山,先过竹山。我们选了一条被称作“龙游的茶马古道”的古驿道。沿着古驿道光滑的石径,拾级而上,不一会,同行的三四个人影就被一片竹海吞没。与此同时,上山前的些许失意也淡化在竹海中,身心一下子就与眼前的自然相融而合。更让人心情雀跃的是,春天的竹山,处处埋伏着盎然的生机,冷不丁的,脚边就有一颗小毛笋,扒开泥土,挤开石缝,探头探脑的与你打趣。弯下身来仔细看,近而远,前与后,这竹与那竹之间,一颗又一颗春笋的脑袋,怯生生地探出地面,让人不由得心生欢喜。抬头向上看,挺直、粗壮的毛竹,一竿竿,一株株,仿佛撑着无数顶绿色帐篷,遮云蔽日,直冲蓝天,我们能见的,除了一片葱茏,还是一片葱茏,阳光仿佛被隔离在远远的天外,头上只有一片翠绿的天。

穿过竹林,上了一道山岭,眼界霎时明亮,而那明亮之处正是茶山。齐而整的茶叶树,像一道道绿色的弧线,向山岭的两边延伸,同时又从我们的眼前画圈一样的,一圈一圈地绿到山的高处,并从这个山岗一圈一圈地绿过去,绿到另一个山岗。晌午时分,太阳正好,所有的茶山都一览无余地被阳光照着,被春天的阳光照着,整个的,都显得是那样新鲜,那样明亮,让人觉得每一蓬茶树,每一个枝头,每一片嫩芽都是那样的欣喜与舒服。空气是这样的温润,湿度是这样的相宜,土壤是这样的肥厚中和。四周群山拥护,翠竹包容,竹外山花竞放,竹下山泉叮咚,密林处雉鸟和鸣。方山茶出自这样的环境里,品质应该是无与伦比的上品,难怪民间曾留下诗来赞誉这一方名茶,“方山古刹白云巍,紫出萌芽发石坛。忽遇道人天外至,幽香移入小壶来。”北宋时期有个叫蔡宗颜的长史,也留下过一句话,说“龙游方山阳草坡出早茶,味绝胜”,他指的“方山”大概不在合坑源,而是在社阳青塘坞一带。依我看来,合坑源的山比蔡长史提到的那个真正的“方山”还要好上好几倍呢!可以想象,这样好的山上长出来的茶树,这样的树上采下来的山茶,怎能不更加的“味绝胜”呢!春分时节,正是采毛尖的好时候,三三两两的采茶姑娘,提着小竹篮,掩映在茶林中,走过去凑近看她们竹篮里的茶叶,浅浅的绿,嫩嫩的芽,绒绒的质感,真还是名副其实的毛尖。与她们攀谈得知,每天分散在合坑源大大小小茶山上采茶的,大概有三五十人,都是四邻八乡来的村姑,一天下来,最多也就能采一两斤茶青,挣的钱与大城市比不算多。但我想,人是得懂得审美啊,她们劳作的地方,山明水净,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既是一个山水宝地,也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具有这样高度环保质量的工作环境,是多少城里人梦里追寻的,是多少旅行者千里迢迢探求的,区区几十元钱又哪里能买得去、换得来?

与采茶姑娘道了别,我们准备去看看另一片茶山,那片茶山在山的更向阳处,远远望去,阳光下,绿意迷蒙。有一棵十分挺拔的大树高高耸立期间,如一面绿林军的大旗高高擎起,再俯视山腰下密密的竹子,更像浩浩荡荡的绿林大军,高举绿色大旗纷纷响应。四面群山起伏连绵,向阳处绿得发亮,背阴处绿得发黑。发亮发黑之处,无一不是密密匝匝的天然竹林。龙游是国家有名的竹乡,龙南山区有浙江大竹海之美誉,我们所在的这个合坑源,大概就是浙江大竹海的一处海湾吧。听人说,合坑源有茶园两三百亩,我们站在山岭上往四处看,一处处零零星星的茶园如一个个小小的岛屿,镶嵌在无边无际的绿色竹海之中。中国是茶的故乡,全国各地有茶园的地方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但像龙游合坑源这样,一处茶园一处竹,每一片茶山都与竹子相依相伴的大概不会太多,心里不得不承认,方山茶的原产地,确实是有它得天独厚的过人之处啊!“春风拂面茶乡行,暖阳普光一派新”只愿名茶的拥有者,能更看重“方山茶”的名气声望,更看重它的独特品质,更看重其承载的文化内涵,把它经营得更遂人意一些。

穿行在茶山与竹林之间,四周一片安静,有几只山雀在竹林间嘀鸣吟唱,更增添了林间的静谧,阳光透过翠竹映在我们的脸上身上,我们的脸上身上也笼了一层翠色。空气仿佛被一面绿色的大筛子筛过一般,润润的,纯纯的,带着竹叶的清香,沐浴在这样的清香里,人仿佛刚刚做完瑜珈一般的神清气爽,心也变得特别安宁平和。不知不觉已到正午,站在山路上向下望去,山里人家的炊烟已袅袅升起,于是我们听着林子里婉转的嘀鸣,指点着一颗颗崭露头角的春笋,哼哼着“黑鸭子”的采茶歌,下山去。

“古城何处芳菲早,竹涌翠波山色好”,龙游合坑源的方山茶园,正如林峰的诗里所写的一样美,亲爱的你,还不赶快趁着春早,去走走看看。

9694091_091119056000_2_副本

姓名:

公司:

职位:方山茶园春意浓

分类:茶人茶事

相关栏目: 衢州茶 茶业动态 茶人茶事 电商链接 地图查询

上一篇:«

下一篇: »